Language

Language

【九大费用篇】提质增效在行动 精准管控降成本②

Time:2025.07.31 Hits:10

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成本刚性压力,天原集团以“九大费用控制”为关键抓手,围绕生产成本、物流成本、人力成本、融资费用、设备维修等费用控制精准发力,全面铺开挖潜增效"十二篇文章",推动降本增效向纵深突破。

设备维修费用控制 精益管控筑牢生产系统“降本提质”

集团安全生产环保部聚焦设备维修费用管控关键环节,精准发力于管理与技术双维度,扎实推进一系列量化清晰、举措扎实的精细化管控举措,成效显著,为公司效益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01深化源头治理:“三高”设备优化攻关见实效

组织各子公司实施“三高”设备攻关项目45项,已完成其中12项,整体进度达66%。通过持续推动设备技术改造与革新,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及后续维修需求。

02强化过程监控:动态分析机制保精准

建立并严格执行“周记录、月分析”制度,上半年累计形成周报24份、月度分析报告6份。通过高频次、规范化的数据跟踪与深度分析,实现了维修费用发生情况的透明化管理,确保问题及时预警、精准施策。

03严控采购成本:备件管理优化筑防线

系统梳理近三年采购单价差比超30%的备品备件803项。组织子公司协同攻坚:明确由营销总公司牵头落实706项可最低价采购物资的渠道优化;落实32项物资的测绘加工工作;落实65项特殊物资的价格商谈方案;针对性完成176项编码与需求不符物资的编码重构工作,全面夯实备件成本管控基础。

04优化维修策略:委外维修管理提效益

全面梳理近三年委外维修单据3040项,建立外协维修与设备的精准对应关系,组织设备专委会专家对重点委外维修项目开展可替换性技术评审,积极探索并推动实施更具成本效益的内部替代维修方案,提升维修经济效益。

05升级系统支撑:工单闭环管理促规范

持续优化设备工单系统,重点强化零部件流转管理。  建立并推行“领新退旧、旧件入库、修旧利废”的标准化闭环流程:

(一)严控零部件领用必要性,减少非必需消耗;

(二)实现废旧物资精细化管理;

(三)大力倡导与鼓励子公司对有修复价值的旧件进行维修再利用,有效降低维修成本。

融资费用控制 增值降费释放资本动能

集团资产财务部以精准资金计划、多维度资金平衡、 控增量降存量、用好用活政策为抓手,充分发挥资金效能,实现增值降费,2025年上半年较挖潜增效费用目标节约463万元。通过挖掘企业内生资金活力,合理利用金融机构活水支持,用好各类政策,持续引导资金动能创造价值。

01精准资金计划

坚持中长期资金平衡、年度资金预算、月度资金计划三位一体的资金筹划方案,基于业务场景触发合同、订单约定付款条件的排程系统,自动推送付款申请,形成资金计划,实现业财高效整合,提升整体资金计划准确率,建立长短期应付金额池,支撑集团短、中期管理决策,降低集团财务资金运作成本。

02多维度资金平衡

以月、周为时间维度,以产业链条划分板块,通过司库实现“看得见“”调得动“”用得好“管得住”,实现应收尽收、收支平衡。

03控增量降存量

以账实联动+有效资金监控,减少无效资金占用,应收款项较年初下降约5亿元。充分利用公司良好经营性现金流覆盖日常支出,除新增产能类项目外,保持融资敞口不大幅增长,优化融资比选机制,综合贷款成本整体下行,2025年综合融资成本率下降7%。

04用好用活政策

全面梳理近三年委外维修单据3040项,建立外协维修与设备的精准对应关系,组织设备专委会专家对重点委外维修项目开展可替换性技术评审,积极探索并推动实施更具成本效益的内部替代维修方案,提升维修经济效益。2025年公司紧抓市场窗口期,提前策划、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参与认购,4月7日发行日当天分管领导带队座阵发行现场,与券商发行团队不断引导投资者参与认购并多轮降价,成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,发行期限5+3年期,票面利率2.35%,比同期LPR基准利率低125BP,比公司同期的项目贷款节约成本900万元,创下中西部地区AA+产业主体同期限公司债券最低利率记录,在债券市场创新融资领域再获突破,为公司自2018年以后重返债券市场亮现奠定了良好形象。

非生产性费用控制 29项费控条例”助力降本增效

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以“29项费控条例”为抓手,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倡导并举,推动非生产性可控费用管理精细化、集约化。2025年上半年非生产性可控费用总额同比下降338.5万元,降幅达25%,圆满交出控费降本“期中答卷”。

01办公费用点滴增效

通过控制非专用文具采购单价、严格评审办公设施设备采购需求、推行无纸化办公及内部设备调拨优先机制、暂停非刚性费用支出,实现点滴增效、资源集约利用。办公费用同比下降7%。

02商务招待精简降档

严格执行接待标准上限、实行分类分级餐标管控、提倡定制本土高性价比酒水、一般接待优先选用内部餐厅,有效压缩非必要开支。业务接待频次减少32%,接待用酒单价标准下降18%,业务招待费用同比降幅高达40%。

03差旅出行精打细算

下调住宿单价标准、优选高铁出行、提前预订酒店机票、提倡同性拼房入住,显著降低差旅成本。人均住宿成本减少6%,差旅费用同比下降15%。

04公务用车集约提效

强化用车计划管理、短距离用车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、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公务出行更加高效节约。小车费用同比下降30%,公务交通补贴费用同比直降6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