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nguage

Language

【九大费用篇】提质增效在行动 精准管控降成本①

Time:2025.07.16 Hits:12

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成本刚性压力,天原集团以“九大费用控制”为关键抓手,围绕生产成本、物流成本、人力成本、融资费用、设备维修等费用控制精准发力,全面铺开挖潜增效"十二篇文章",推动降本增效向纵深突破。

生产成本控制 蒸汽炉改造破解“热能浪费”痼疾

海丰和锐公司聚焦聚氯乙烯厂蒸汽副产,对HCL合成蒸汽炉进行升级改造,于2024年11月20日顺利完成5套新型蒸汽炉投运。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蒸汽品质,更在节能降耗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突出成效,仅2025年上半年即实现增效467万元,减少标煤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7930吨。

与原有设备相比,核心指标实现“三提升”:蒸汽产量跃升,每吨HCl副产蒸汽量增幅达50%;蒸汽品质升级,副产蒸汽压力等级提升100%,为后续利用提供了更高效能;产能显著扩大,单台蒸汽炉的HCl日产能增幅达25%。

此次聚氯乙烯II期HCL合成蒸汽炉的成功升级改造,是公司推进技术革新、深挖装置潜能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。项目不仅提前完成,更在提升产能、优化能源结构、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取得了“一箭三雕”的效果,经济效益及节能降碳效益显著,为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
物流费用控制 “四新举措”重构高效低碳供应链

天畅物流聚焦积极开展物流创新服务,采用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模式、新渠道“四新”举措,通过优化区域投放策略,优化物流作业模式,推广新能源汽车运输等措施有效降低产品销售物流成本,降本成果持续显现。

新技术赋能绿色转型

天畅物流以“极限经营”理念布局新能源重卡领域,应用新能源重卡于集团原材料运输、矿区短驳等环节,打造“低碳运输线路”。在马边磷矿运输项目中,实现100%绿电供能,并配套建设绿能充电站。

新装备提升运输效能

隆庆达电石运输采用“甩挂模式+智能调度”,通过服务贸易方式开展竞争性谈判,运价直降24%;屏山高钛渣项目投入自有电动重卡,实现运输效率与成本控制双提升;

新模式激活资源整合

推行“电动重卡+长单采购”,磷矿与高钛渣物流招采价分别降26.14%、21.57%,每年为合作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400万元;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配合天原物产集团开展尼日利亚锂精矿采购物流业务,探索国际物流新路径。

新渠道拓展降本空间

开辟西部陆海新通道(宜宾-重庆-钦州),钛白粉出口成本较传统物流通道降10%;规划华南公铁联运,预计宜宾-成都(自贡)-佛山线路成本再降2%-3%。同时引入优质合作伙伴,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,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布局。

人力成本控制 组织重构激活人效“乘数效应”

天亿新材料公司以“强营销、强研发、精生产制造”为战略核心,通过一场刀刃向内的管理变革,实现了人力资本的深度重构与价值跃升。2025年初至今,公司通过以架构重组、人岗匹配、绩效变革实现人力资本增值,职工薪酬总额同比显著下降29%,人均营收同比逆势增长22%。

架构重塑提效能

从深入作业分析入手,依据“客户导向”“高效协调”“效益优化”三大原则,打破部门壁垒,整合形成“营销中心、生产管理中心”双引擎与“财务部、综合管理部”双支撑的“两中心两部”模式,同步推行“职位分享”机制,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,盘活现有人力存量,显著提升人才配置的弹性与效率;

人岗匹配优配置

为实现人岗匹配最优与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,公司科学优化绩效考核机制,将“人效提升”、“成本节约贡献”等纳入绩效核心指标,确保考核指挥棒精准发力。同步组建人才转化工程小组,通过竞聘上岗、内部分流与岗位转化,配套专项技能培训与“一对一”帮扶,化解人员优化压力,实现人员平稳过渡与能力升级。